close

周日一個晚上的時間把侯文詠的危險心靈一口氣讀完。

內容圍繞著這幾年台灣幾個熱門的議題,關於台灣社會的價值觀(偏差?)、教育體制、文化習慣,作者很巧妙的給了一個沒有答案的答案。

距離當年聯考的日子已經有點久遠,但無論是高中聯考還是大學聯考,我都認為準備過程是一場超長而極其辛苦的馬拉松。一天有超過十二小時的日子跟書本學校補習班為伍,好不容易回到家,往往是九點十點以後的事情,還來不及鬆口氣,又得接著準備明天的複習考、小考、隨堂抽考...日復一日,好像掉近考試的漩渦中永無超生。

我不聰明,但是我記憶力極佳,連考微機分都可以把算式漂漂亮亮地背出來填上交卷,至於是否是真懂還是一知半解則無從考證起,反正重點是考卷上最後的成績,只要成績好看,似乎理解與囫圇吞棗都不是那麼重要。這些過程很填鴨、很無趣,我們會背唐詩宋詞元曲卻不一定會看課本以外的書籍;我們天天跟 XYZ 打轉,卻不知道這在實際生活中有什麼用處;看著歷史地理課本背誦著物產特色民情風俗,卻連雲林台中的相對位置都搞不清楚(就是在說我)。

但還是得憑良心為聯考說句話,起碼經過聯考的磨練之後,跟一般人相比,毅力和耐力要好得多。因此當開始準備考 CPA 起,就發覺比當年的日子要舒服快樂多了,始終不覺得上班回家之後繼續唸書是一件太辛苦的事情(這比當年補習之後到家還得邊打瞌睡邊唸書要好太多)。或是當老闆丟下來"請用直接法編出母公司的現金流量表"的任務後,花了兩天時間就連同乾淨易懂的 Supporting Document 一起交出去。我不聰明,但是我坐得住,可以在厚厚一疊 General Ledger 當中找出相對應的 Balance Sheet 和 P&L account 然後靜下心來思考算出實際的現金進出狀況。這些非常需要注意力和專心的工夫可以歸功當年聯考的訓練,而我大部分的美國同事都沒有。

只是,回頭想想,是否是我這輩子到現在都太乖、都太幸運,所以可以在聯考制度下好好的存活著。如果我多一些獨立自主的想法、多一些想要自由思考的意願,或者我不是 teacher's pet,是不是在某一點上面就往另一條路上前進,那麼我就不是現在的我。

儒家社會是傳統的溫良恭儉讓,不鼓勵太多的意見與異議,在某些角度來看,的確方便容易管理的多,居於下位者只需要服從上位者的指示即可,但卻很少告訴我們為什麼要如此而為。而西方社會非如此。到不是認為美國的月亮比較圓,美國的教育制度其實也有很多很大的問題,但是基本的風氣是他們尊重每個人自由個體的自由意志,給予有專長的人一定的肯定。唸書(尤其是大學以上的學位)是自發由心中而起的想法,而不是承接父母長輩社會的價值觀。就拿我妹來說好了,如果在台灣,他大概是在填志願的時候就被"安排、說服"進去醫學院的學生,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他其實看到血會怕、連上生物課解剖青蛙都會回家噩夢好幾天的人。

他喜歡不一樣、有挑戰的事情,所以選擇轉了一圈之後還是在他最喜愛的領域念博士。但我知道我不適合,我喜歡追求答案的過程,但不喜歡思考推翻答案的可能性。這就像是在 GAAP 的規範下,我知道 Balance 是最終的目標,如何讓數字正確漂亮的呈現又符合規範,則是我的工作,很多人覺得無趣,但是我卻認為是探究世界的另一種方法,財報畢竟是企業的經營的縮影,資產負債的配置、收入支出的消長都可以讀出許多端倪。

美國是多元化沒錯,但我始終不覺得這套可以成功複製在台灣身上,追根究底文化的不一樣只會讓制度更畸形而已。說到底,聯考起碼比現行的制度要相對公平,只要願意用功,就有翻身的機會,而不需要花大錢包裝補習學才藝。要認清的是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而不是拿到畢業證書之後就可以遠離書本原地踏步的。曾經,我跟當年會計師考試的三分之一林大牌聊過:我認識的醫師、藥師、會計師、律師(這是好學校給我們的 Networking)隨便都有一打以上的名單,但是沒一個會做出一桌好菜、沒一個會攝影的。我們很專業,但是很多生活上的專業我們都沒有。還好我們不笨,現在開始學應該還來得及。

什麼是公平、什麼是對錯、什麼是正義,書中沒有給答案。我相信,無解會是一切最終的答案。


(碎碎唸一下)
七月四號和妹妹一起招待了他在 Caltech 的同學。果然經歷隨便說說都很顯赫,大學就是 Caltech 出生(Caltech 大學部一年只收兩百個左右的學生,因此極為稀有),後來去奧地利留學(因此會說流利的德文)之後轉換領域,又回到 Caltech 攻博士、彈得一手好琴,還很會變魔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nnifer214 的頭像
    jennifer214

    一隻慵懶的狗狗

    jennifer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