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年中到今年第三季,WaMu (Washington Mutual) 多次成為 Seattle 當地報紙的頭條,一直到今天九月確定 JP Morgan 要接手之後還是餘波盪漾,先不提因為不堪損失而對 WaMu 提出的大小訴訟,光是茶餘飯後聽到某人當初"豪賭"在它股價剩不到 $10 的時候大舉進場企圖撈一筆,結果短短一兩個月就賠到趴在地上這之類的話題,就夠閒磕牙的了。
這週末,Peter 學長來西雅圖吹風看下雨玩,停車技術比開車技術還要糟糕的我,把車停在 Pacific Place 之後就不想移動車,因此兩個人在 downtown 開始健行活動,其中一個點就是 WaMu building,因為這棟樓未來命運未知(JP Morgan 最快要到今年十二月一號才會宣佈更進一步的 laid-off 和接管計劃),唯一可知道的是,Washington Mutual Tower 這個名稱應該是會走入歷史。因此要趁著招牌尚未換掉之前,趕快照相留念。
地址整個記錯的我,就這樣帶著學長在市區裡頭頂著細雨"亂竄",甚至晃到了 Seattle Public Library 這頭來。就在快要放棄的時候(那時候已經打算去看音樂廳和美術館就好),突然發現原來就在燈火闌珊處...眼前。費了好大的工夫,原來都只是自己亂繞路而已。
WaMu Building 總共有 42 層樓,在西雅圖市區每個角落都可以看到他的蹤影,落成於 1988 年,算是滿新的 office building。學長看了一下 Building 的外觀說了一句:看這樣不是用招牌,而是把名稱刻在建築上面的設計,想必當初是想要百年事業永續經營的...
回到去年(2007 年)七月底之前,WaMu 一直以來的股價都很穩定(都在 $40 以上),直到 Subprime 爆發,股價一路坐溜滑梯,到了今天只剩下 $0.16。我老闆就曾經慶幸,當年他拿到的員工股票選擇權在之前就出清的差不多了,起碼不是握在手中到現在,不然更慘。
WaMu 的存在對 Seattle downtown 的經濟貢獻甚大,別的不說,光是在總部裡頭 3、4000 人的員工數量加起來的消費力就很可觀了。只是現在西雅圖顯然沒有這樣的胃納可以容納這些被資遣、裁員的員工,絕大部分的人可能都必須到外州才能找到工作;再加上 WaMu building 釋出的 office space,對目前還在興建的建案銷售和租賃絕對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今年第二季以前,西雅圖都還在慶幸自己算是這波金融風暴中受傷算小的地區,起碼房價的跌幅不算太大(之前 Microsoft 和 Boeing 都大舉招募人才,相對的 household 需求也大),只是現在沒有人敢這麼樂觀了。
當看到美國零售業在新裝上市不到兩個星期就必須用各種名目折扣刺激購買的同時,大部分想到的不是"哇,好便宜,要趕快買",而是該如何應付下一張帳單。這是惡性循環呀...
Bye bye WaMu, 冬天真的要來了,好冷。
- Nov 03 Mon 2008 20:09
Bye Bye, WaMu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