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開始規律性上瑜珈課已經一個月,一開始用二週 $25 塊無限次數的體驗價,後來覺得環境和老師都不錯,就繼續繳錢上課,反正費用並不貴,繳錢的方式彈性、上課時間可自由選擇,並不會有被綁住的感覺。最初一直覺得下班後上課會很趕很辛苦,因此多數都排在週末。不過週末行程太容易排滿,最後週間上課反成了常態。
感謝媽媽照顧的好,腸胃勇健不挑食,可以在下午只用簡單輕食的情形下,下班過後跳過晚餐直接前往瑜珈教室上七點十五的課,幾次下來倒也不覺不適,回家過後簡單吃些起司和燙青菜就可裹腹。從小體育就是我的頭痛項目,還曾經因為體育測驗而一整天都在祈禱老天趕快下雨(最後體認到 "總有一天會等到你" ,該來的跑不掉。那時真是傻孩子)。平衡感等於零、協調性也很差,跑不快跳不高,大多數球類運動也打得奇爛無比,就連簡單的慢跑也因為腳踝舊傷而無法輕易進行,可以很大聲說我討厭運動。
接觸瑜珈之後對於運動的沒信心總算慢慢改觀,反正瑜珈的觀念裡頭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不需要跟任何人比較,也沒所謂打成績,並沒有頭頂三角式就一定比蠍子式倒立要差的說法,每一次都比之前進步一些就可以了。然後,熱瑜珈能讓我流汗是最欣喜的事情。呼吸吐納毛孔張縮間看似和緩的運動讓精神和免疫系統都好了起來,捱過了辦公室裡幾乎全軍覆沒的感冒風暴、困擾多時的背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紓解。
我喜歡瑜珈中那種嘗試 "玩" 的感覺,方法得當避免受傷的情形下慢慢挑戰自己的極限是很有趣的事情;過程中也往往發現身體上一些小祕密,譬如說我左腳的肌力明顯比右邊差,訓練平行感時經常東倒西歪,但是左手卻比右手有力氣,支撐身體時比較不費力。一開始兩邊的差異非常明顯,譬如說 Dancer Pose 時左腳怎樣都沒辦法穩定支持,整個人七歪八倒,雙手老是需要跟地面牆面說 Hello,更不用說做到腳舉起高度超過頭的標準;幾次練習下來雖然左腳還是無法持久,但起碼基本的樣子有出來了。
一直不相信運動會使人快樂的說法,光是想到體育課要打成績就讓我頭痛。但在規律又沒壓力作瑜珈的情形下,總算可以在挫折感之外體會出一些運動的愉悅。慢慢地開始很期待一週一到兩次的瑜珈課、享受流汗的感覺,上完課後心情也總是滿足的,瑜珈以某種力量讓壓力釋放。
人生道路漫漫,相信這把年紀才來培養運動習慣也不太晚。滿足開心就好。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