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寫網誌的當下人在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的圖書館中享受免費的網路和舒服的冷氣。圖書館對於一個已經脫離學生生活已久的人真是一個具有「懷舊與親切感」的地方,想當年因為嫌位在椰林大道另一頭的台大總圖距離公車站牌太遠,進去的次數實在不算多(謎之聲:到底是誰不會騎腳踏車的呀?),從初會開始一路到大四的審計學,多半在台電大樓對面的 Starbucks 完成念書大業。在 Illinois 念書的時候則偏愛開放時間比起圖書館更為自由的 President Lounge,圖書館太安靜又無法吃零食並不是我的菜呀。
進入圖書館的前一小時則在 SJSU 對面的 Philiz Coffee 悠閒吃早午餐。Philiz Coffee 標榜每一杯咖啡都依據客人的喜好單獨調製,每一次點餐 Barista 都會詳細詢問客人對於奶、糖、咖啡份量的喜好,完成之後得先淺嚐兩口,確認達到心目中滿意的味道後再結帳離開。坐在戶外座位,一口咖啡一口蔓越莓馬芬,沒有熱浪來襲的北加州陽光讓人暖洋洋的好不舒服。
隨手攜帶的是台大中文系榮譽教授林文月所著的<飲膳札記>。這幾年飲食文學百家齊放,許多繕寫食記、記錄日常烹飪食譜的部落客紛紛結集出書,林文月教授十多年前所出版(初版是 1998 年)的這本<飲膳札記>可說是早期之先聲。不同於現在食譜/食記的圖文並茂,這本純粹文字的小書透過林文月典雅雋永的文字,一道道家常小食或是宴客大菜躍然紙上,間以飲宴當中人情溫暖,讀起來酣暢淋漓,令人悠然神往之。每次讀到這類將中文文字之美表達極致的作品,都不禁對於自己能識能寫這個語言文字感到欣喜。
這是我的第二本<飲膳札記>,拜託王董千里迢迢從台灣扛來的。第一本約是高中、大學時所讀,後來輾轉於親友間,現在大約在紐約上州與阿姨作伴。這幾年閱讀了好些飲食文學,忽然對這本文字人情皆溫婉的小書無限懷念,於是央請王董幫我帶來。這篇報導寫出了林文月教授的飲膳美感與家族回憶,非常值得一讀。
裡頭許多菜色如潮州魚翅、佛跳牆、海參蹄膀、香酥鴨等耗時費工的宴客大菜,因為現代人的忙碌生活,並不容易在家實現,就實用的角度來說這本書並非最佳食譜。但透過林文月教授的文字,彷彿也親臨了一場又一場大宴小酌,即使當作單純散文閱讀也過癮至極。
說到吃就順道提一下這周末在 San Jose 日本城的豆腐店的新發現。想吃傳統豆腐好一陣子了,居住在西雅圖時期,爸媽每週會去中國城的豆腐工廠採買新鮮的豆腐、油豆腐和中式豆干;搬到加州之後,環境尚未熟悉,多半都在超市買包裝好的豆腐製品,味道不差但總覺得不夠新鮮純正。上網靠著 Yelp 查找到這家評價接近滿分、位在 San Jose 日本城的手工豆腐店,星期六早上上完一個半小時的瑜珈課之後開車前往,店面極小,大約只容三人旋身,一打開門撲鼻而來的豆香味讓人直覺來對了地方。
打包了傳統版豆腐、日本油豆腐、豆漿和豆花(總共$8.40 美金),心滿意足的離開。
看著老闆娘從水中掏出豆腐置入容器中,突然憶起小時候媽媽去傳統市場買板豆腐時裝在塑膠袋中載浮載沉的豆腐,熟悉親切的感覺滿載腦海。回家後晚餐就作了道「偽麻婆豆腐」,少了豆瓣醬和花椒,只用豬肉末和蔥薑蒜和醬油、蠔油拌炒豆腐,大約是因為材料品質佳的緣故,豆腐的綿密軟嫩讓整道菜增色不少,佐以肉末的鮮味非常下飯。
至於豆花則在一天半內兩人輕鬆解決。方法很簡單:用日本紅豆用小火熬上三、四小時,待紅豆軟爛出沙後加入日本冰糖調味,講究一點還可以加入一兩片薄薑片或是陳皮提味,配上細緻充滿豆香的豆花,沒幾下一小桶豆花很快就空了,遠勝過無數港式茶樓的薑汁豆花。這是我在北加州吃過最好吃的豆花。
San Jose Tofu Company
175 Jackson St
San Jose, CA 95112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