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午八點的課"在我大二到大四的三年裡,根本就是一個歷史名詞。誰沒事要自己跟自己過不去,犧牲睡眠上早上八點的課啊?
說起來人真的是"由奢入儉難",明明國中、高中時,有哪天不是過著上午七點多到校的日子,明明晚上還得補習、唸書,還不是活的好好的?但是到了大學時就完全不行了。大一時還被迫有上午八點的體育課、英文課、微積分,於是星期五上午七點五十五分到八點十分之間,就會看到一個人在公館站牌開始向椰林大道狂奔,企圖趕上八點十分整在舊體後面的體育早點名(老師真是用心良苦,上課前就讓我做好熱身運動了...)。在新生大樓的微積分也是次次都很"危機",每次都趕路趕到腿快廢掉才能到達。早上追趕跑跳蹦就算了, 就阿Q的把它想成是鍛鍊身體,但是早起真是會要狗命。於是從大二開始有自主權後,千排萬排就是務必早上九點才開始營業。
但是狗是會遭報應的。沒有錯,到了UIUC,我就沒有任何選擇的被迫"星期一到四上午八點就要開張大吉"。天啊,這要我命的不是"八點帶著一顆清醒的腦袋到教室",而是"如何趕上那班讓我不會遲到的公車"。
為了經濟的因素,我選擇住off campus。雖然事先打聽過住的地方公車路線有兩三線到學校,不至於沒有車就如同沒有腳般哪裡都去不得,但是這也表示我的生活作息都得遷就公車時刻表。唯一幸運的是,這裡的公車非常準時,時刻表上說幾點幾分到,就會在前後誤差不到一分鐘的情形下到站,因此倒是不用傻傻的等就是。可是上午七點多班次少卻是一大問題
。
打開公車時刻表,七點的只有兩班,一班是7:27的,另一班則是7:47,加上公車慢慢晃到學校大約要15~20分鐘,因此7:47的這班我是鐵定遲到。事實很明顯:我萬事都得靠7:27這班車了。
這意味著,我至少得六點四十分起床,梳洗換衣後還得弄早餐、做三明治當午餐、煮杯咖啡醒腦(不然腦袋會像糨糊)。7:20整裝、穿鞋,大約7:22出門,一路以好整以暇、散步的速度迎接早晨,等待那個早上都會一臉笑容跟你說早安的司機、在一路上都沒有什麼車的情形下晃到學校,迎接我那需要不斷課堂發表意見的Special Accounting Problem Research。
早起對狗來說真是痛苦啊!很多時候,明明前一晚寫note、寫assignment、唸書、讀case paper到一點多才能睡,可是一大早又得六點多爬起,像烏龜一樣扛著一袋的course pockage出門;直到上完下午五點的課以後、在沒有要討論報告的情形下才能大約六點到家。真希望我吃的Centrum有補充這些氣力的耗損。
還好,上午八點的課只是"夏日菜單"。看了一下Fall的課表,十點開張才是常態。真是感謝佛菩薩、感謝老天爺、感謝上帝、感謝主耶穌,我可不想在冬天冰天雪地時還要摸黑趕上午八點的課!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